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高新技术企业是根据在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内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评定出来的。安康水务集团自2018年成立至今,始终秉承“上善若水、为城为民”的经营理念,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兴企、技术强企”的发展道路,不断加强集团公司科技创新,加大自主研发和技术投入力度,在全面确保安康中心城区241平方公里供排水安全的同时,专注于制水、污水处理、水质检测工艺提升和研发,并获得多项专利。2021年12月,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了陕西省2021年第三批高新技术企业公告,安康水务集团有限公司获得陕西省科技厅、陕西省财政厅、国家税务总局陕西省税务局联合颁发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证书。由此,安康水务集团正式迈入高新技术企业行列,同时也是安康首家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公共服务类制造业市属国有企业。
获得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后,集团的科研资金得到国家全方位补偿和支持,税收得到减免,企业所得税从25%降到15%,每年为集团创造利润约200万元,集团公司内部也引进和培养了一批懂技术、懂管理的复合型科技人才,为公司持续健康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2022年2月,正式印发了《技术研发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技术研发中心,建立研发投入刚性增长机制,建设技术创新平台,实施重大科技创新产品研发,结合企业生产实际不断促成科技成果转化。
2022年5月6日,水务集团召开高新技术研发工作会,会议就技术研发工作实施方案进行了详细解读,围绕集团公司发展方向积极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推动集团公司技术研发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坚定不移执行“发展为要、创新为主、民生为本”的发展路径,统筹兼顾国有企业政治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借助国家相关高新技术政策,开拓创新,充分发挥技术研发中心作用,解决制约集团公司发展的瓶颈和技术难题。同时建立研发创新正向激励机制,鼓励开展岗位创新、技术革新,对于为集团公司创造经济效益的研发人员给予一定的物质及精神奖励,并与创先评优、绩效工资、年度考核相挂钩。
5月20日,水务集团与安康学院签订技术研发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合作设立技术研发中心,挂牌安康学院大学生教学科研实践基地,共建重点实验室,通过校企合作,建立“产学研用”一体化合作机制,以市场需求和公司发展需要作为校企合作的着力点,实现人才、信息、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共享。
2022年2月至5月,针对江北净水厂给水源水管道排气技术问题,水务集团技术研发中心与长安大学行业专家合作组织科研项目立项,实施精准技术攻关,切实解决源水管道排气问题。在校企合作方面,水务集团与安康学院、长安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陕西多个高校保持紧密联系和深度合作,就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类、技术提升类及高新技术研发类等多个科研项目进行研判,进一步深化共识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产学共赢。
8月,水务集团获得高新技术企业奖补资金20万元,极大激发了企业科技创新活力和潜能。在项目研发方面,集团也加大了经费、专业人员投入,参与技术实用型专利申报,为科研成果有效转化不断赋能。
9月16日,水务集团召开高新技术研发总经理专题办公会,会议审议了与安康学院、长安大学等高校的合作研发项目,并通过了科研项目相关管理制度,推动集团公司技术研发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同时,更强调员工通过实用性研发成果熟练掌握实操技术,强学习、重培训、用成果。
2022年11月2日,水务集团与安康学院化学化工学院举行博士专家工作站揭牌仪式,通过充分发挥双方科技和人力资源优势,积极推进联合研发和社会服务。通过博士专家工作站围绕水质监测、净水工艺优化、污水工艺处理及相关产品研发组建课题组,组织科研立项和技术攻关,努力实现科研成果转化,为双方高质量发展增添助力。
安康水务集团将秉承行业优势,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企业”的辐射和带动作用,继续加大科研投入,持续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培养高新技术人才队伍,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夯实企业创新发展后劲,推动集团公司走科技创新的高质量发展之路。